全国咨询热线:13871201880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零售仓库

乐鱼体育app在线登录:灰色链条曝光:机场拦截充电宝大肆回流二手平台18元隐患热卖

产品介绍

乐鱼体育app在线登录:灰色链条曝光:机场拦截充电宝大肆回流二手平台18元隐患热卖

来源:乐鱼体育app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08-20 22:18:28

leyu乐鱼体育全站app:

  本应被统一销毁或专业拆解的机场安检“弃宝”,如今正化身流向消费者的安全风险隐患,在灰色产业链的暗箱中野蛮生长。记者深入调查,揭开了这条令人触目惊心的利益链条。

  在深圳宝安一处隐蔽的仓库里,成百上千个充电宝如垃圾般堆积在角落。外壳上清晰可见的机场安检标记,无声地诉说着它们的来源。一位卖家压低声音,向暗访记者透露:“这些都是机场拦截的无3C标识充电宝,要多少都有。”

  与此同时,在东莞塘厦镇的另一处仓库,业务经理正忙着接听络绎不绝的订货电线个装满充电宝的编织袋堆积如山。“这12袋都是云南回来的,挑了一部分,已经走了一批货了。”他介绍道。这些“货”的共同点是:都来自机场拦截,都缺少3C安全认证,都将重新流入市场,成为潜在的安全威胁。

  这一切,都源于今年6月28日全方面实施的民航局充电宝新规。这项旨在提升飞行安全的规定,迅速引发连锁反应。旅客们不得不与自己的移动电源匆匆告别,导致安检口前的“充电宝自弃筐”爆满成灾。新规实施首日,仅广州白云机场就收缴了超过5000个充电宝,上海虹桥机场等多地单日收缴量也突破3000件。行业预测,到2025年底,全国民航安检口累计拦截充电宝或将超过1200万件。

  然而,本应走向正规销毁或回收渠道的巨量充电宝,却悄然失踪。当记者询问多家机场合作回收企业的名称时,均遭到拒绝,充电宝的最终去向成谜。

  通过在闲鱼、转转、拼多多等平台的调查,记者看出了一条隐秘的灰色产业链。“二手充电宝”、“机场滞留”等关键词热度居高不下。一万毫安的充电宝,零售价仅为18元包邮,批发价甚至低至每个10元,大宗交易更是按斤计价——每斤7元。在上海闵行区一位卖家的商品主页,这类“机场货”浏览量高达8.6万次。

  如此低廉的价格背后,是出奇稳定的货源供应。东莞一位卖家直言不讳地和记者说,他的充电宝都是“机场货”,并且“要五千个都能搞得定”。这些卖家通过逐级分销模式,将无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输送到线上二手平台、线下地摊及县城村镇的手机店。

  学生群体成为这些劣质充电宝的主要目标客户。临近开学季,多位卖家积极囤货。“学生是主要客户群体,货源我们根本不担心。”一位深圳卖家透露。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深入调查,发现所谓“回收企业”的真面目。这一些企业以回收和拆解为名,从机场低价收购充电宝,却并未进行任何拆解处理,而是直接转手倒卖。

  “我们从机场收回来的货都是好漂亮的,”东莞某回收企业业务经理指着仓库里的充电宝说,“认识机场领导,有关系,价钱你顶上去就有了。”

  巨额利润是驱动这条灰色产业链的根本动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回收企业按个挑选,每个充电宝的成本约为6元,品相好的转手到二手平台,可卖到40多元。按吨批发成本更低,每吨充电宝(约4000个)从机场流出价格约9000元,每个成本仅2-3元。“转卖每吨可以赚8000元到12000元,但拆解后打粉只能赚4000元,”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卖二手还可以快进快出转嫁起火爆炸风险。”

  暴利之下,正规拆解企业反而收不到货。“正常我们收是6000-7000元每吨,现在别人出价10000元每吨左右。如果我们高价格去收,就会亏损。”某电芯拆解企业负责人无奈表示。

  这些回流市场的充电宝,如同埋藏在人们身边的定时炸弹。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因劣质充电宝引发的安全事故。民航局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发生的充电宝运输安全事件中,68%涉及未通过3C认证的产品。

  更令人担忧的是3C认证造假泛滥。尽管电子商务平台已屏蔽“3C贴纸”关键词,但仍有卖家通过隐蔽渠道兜售仿制标识,千张伪造标签售价仅需数元。此外,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已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的3C认证。

  “充电宝的3C认证要求是2023年8月才纳入强制管理,”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旧款无标识的品牌商品相对安全,但打着‘机场扣留’标签的套壳产品存在发热、燃爆等严重隐患。”

  面对充电宝新规实施后暴露的灰色产业链,监管部门已启动应对措施:要求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关键词 内容”双审机制;推动机场与环保企业签订标准化回收协议;开展全国性3C认证专项检查。

  一些机场也开始探索规范处置模式。厦门、深圳等大型枢纽机场正尝试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处理拦截充电宝。民航局曾表示,机场会对超过暂存期限的充电宝和旅客自弃的充电宝一起作合理处置,如统一销毁或报废处理后进行资源回收。

  然而,全国范围内仍缺乏统一处置标准,各地机场解决方法差异显著。专家强调,唯有建立统一的回收标准和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化解锂电池设备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民航新规的本意是筑牢安全防线,”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但处置链条的断裂却让充电宝从‘安检拦截筐’流向‘二手暴利市场’。”

  东莞一位电芯拆解企业负责人站在空旷的车间摇头叹息:“别人收会在10000元每吨左右,我们去破碎、打粉,就收不到货。” 正规回收企业被挤出市场,灰色渠道却生意兴隆。

  在昏暗的仓库里,一名二手卖家麻利地打包充电宝,准备发往县城手机店。这些外壳上带着机场标记的“机场货”,即将成为返校学生背包里的“能源助手”。但他不知道——或者不在乎——这些廉价充电宝潜藏的安全隐患。

  “填补监管真空、打破货源黑箱”,专家在报告中的呼吁格外迫切。否则,这些18元的灰色充电宝,终将成为消费者贴身携带的定时炸弹。

上一篇:千亿级医械市场的生存线VBEF】

下一篇:风暴眼丨闻名公司无法兑付暴雷前夜仍在张狂吸金